”弱视”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发育的儿童常见眼病,如果不尽早治疗,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正常”视力”形成。
儿童弱视诊断标准的新调整:
现行的《眼科学》教科书标准规定,8岁以下儿童的矫正视力一旦降至0.9以下,即可被诊断为弱视。专家介绍,目前我国对弱视的诊断标准为,眼科检查无器质”性病”变、矫正视力低于0.9即可被确诊,并需接受一系列治疗。按此标准,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为3%~4%,大约有近2000万儿童患弱视。
因此,现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将弱视群体扩大化了。近日,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”斜视”与小儿眼科学组就此重新定义弱视:3岁以下儿童矫正视力低于0.5;4~5岁低于0.6;6~7岁低于0.7。
宝宝弱视的三个家庭自测法
1、视力表检查法
一般的孩子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孩子,到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,多数都会认视力表,父母可以购买一张标准视力表,挂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,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。用这个方法检查最好不要低于4岁。
爱心提醒: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,不可让孩子双眼同时看,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,反复认真检查几次后,若发现一眼视力低于0.8,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确诊。
2、找异常行为
父母也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寻找孩子患弱视的苗头,具体方法为:
1、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,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。
2、观察孩子双眼、单眼注视时的情况,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。
3、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,比如是否喜欢抬头、低头看。
4、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,能否稳定地注视。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”震颤”,则有弱视的可能。